今日股票配资平台 【散文】曲建波/塬上的女人_日子_果园_果树
4%
塬上的男人和女人,原是两株并生的麦苗。根须在沃土深处缠缠绕绕,吮足了日月精华;茎叶在春风里舒展,摇出翡翠的新绿,摇出琥珀的金黄,摇出岁岁年年的光景,也摇出辈辈相传的念想。
塬上的女人,同世间千万女子一道,从母系社会的荣光里跌落,在漫长岁月里裹着枷锁前行。那 “三寸金莲” 的白布,曾是最沉的镣铐,锁了脚步,更缚了魂灵。可枷锁终有断裂时,围墙也会塌作尘埃。走出樊笼的塬上女人,揣着骨子里的坚韧,在这片土地上活出了自己的模样。只是根深蒂固如老树的她们,看如今的年轻姑娘,总像风里的枝条 —— 乡野有牵念,城郭有向往,半悬着,落不踏实。那些未成年的少女,早把根须挪进了城里,忘了土地的腥甜,乡村于她们,成了书本里的诗,地图上的远方。多年后故土能不能牵住她们的衣角,还得看那对想往高处飞的翅膀,愿不愿回头。
展开剩余81%晨曦还没扯开夜色的最后一缕纱,李子轩的女人已悄悄起身。灶膛里的火苗被她用麦秸轻轻引着,橘红的光一跳一跳,映着她脸上的沟壑 —— 七十二载光阴在她脸上刻下沟壑,深的地方盛着霜,浅的地方浮着笑;手上的茧子硬得像老树皮,却偏生灵巧 —— 针线在指间打个转,鞋垫上便开出牡丹、游过锦鲤,斑斓的丝线像她心里没熄过的灯,亮着对日子的热望。
艰难年月里,她和李子轩是塬上两棵并排的老椿树,根在地下攥紧,冠在风里相扶。少油缺粮的日子,她总能从空荡的粮囤里翻出惊喜:红薯面掺着榆叶蒸成窝窝,萝卜缨子腌出酸香,看着孩子们捧着碗狼吞虎咽,她喉头动了动,把自己的那份又往孩子碗里拨了拨。那时最大的甜,是孩子嘴角沾着的面渣,是丈夫晚归时带回来的半把野枣。
如今老人早已入土,儿女各自成家,老两口守着二亩果园过活。春里疏花,秋里摘果,日子清淡得像井里的水,却在粗茶淡饭里熬出了甘味。儿女们隔些日子回来,提些肉菜零食,她总先掀开笼屉,把刚蒸的白面馍塞给孙子,盯着孩子蹿高的个头笑:“又长了半头,快赶上你爹了。” 若儿女遇着难处,她和老头子会连夜打开炕头的木箱,把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钱全倒出来 —— 那是牙缝里省出的碎票,却能堆成山,压得住儿女的难。
她的性子像塬上的酸枣树,枝桠里藏着刺,却从不轻易扎人。怨怼也曾在心里发过芽,可转头看到果园里挂着的青果,又默默掐了去。岁月教会她随遇而安,知足是她揣了一辈子的暖炉,再冷的日子也能焐出点热乎气。她就像塬上流传的老曲子,调子不高,却把柴米油盐的苦与甜,唱得有滋有味。
塬上的女人,从远古狩猎时的箭囊,到如今果园里的竹篮,手里的物件换了又换,可骨子里的韧劲儿没变。风从甘山顶上刮下来,吹白了她们的头发,吹深了她们的皱纹,却吹不散掌心里的厚茧,吹不灭眼里的光。她们是田埂上的蒲公英,不与桃李争艳,却把种子撒遍每寸土地,自顾自地开花,自顾自地结果。腰杆是在无数次弯腰拾穗、起身扛犁中挺起来的,那是给日子的交代,也是给自己的尊严。
晨光从甘山顶上炸开时,像泼翻了金缸,顷刻间漫过塬上的草垛、果树、土窑,再顺着塬边往下淌,给沟底的河、坡上的田,都镀上一层亮。
素素不算年轻了,日子却像刚挂果的苹果树,沉甸甸地坠着盼头。丈夫在南方的工地上扎营,家里的十亩果园便成了她的战场。春风刚吹软枝头,她就踩着露水去剪枝,剪刀在手里转得飞快,废枝落了一地,留下的芽眼鼓鼓囊囊,像憋了一冬的劲儿。追肥、疏花、套袋、打药,太阳把她的皮肤晒成了熟麦色,雨水顺着脊梁往下淌,她抹把脸,继续往树底下钻 —— 每滴汗砸在土里,都能长出个 “甜” 字来。
塬上的邻里情,这些年像被风抽干了水分。早年间谁家盖房,全村人扛着锨就来了,管顿饭就行,烟都不用递;如今遇着事,先得问 “给多少”,少一分都挪不动脚。留在塬上的人越来越稀,有时雇人摘苹果,出了价钱也凑不齐人手。素素咬咬牙,把攒了半年的钱取出来,买回辆电动三轮。从此,果园到村口的土路上,常能看见她歪着身子骑车的背影,车斗里装着农具、肥料,或是刚摘的苹果,风把她的头巾吹得猎猎响,像面不服输的旗。
累了就坐在地埂上歇脚,风从果树间穿过来,带着叶芽的腥气,想吹散她眉间的乏。她望着远处的山,甘山的轮廓在阳光下泛着青,像幅没干的水墨画。视线越过山尖,想往更远处探 —— 丈夫该在搬砖还是捆钢筋?儿子在城里的工厂里,午饭吃的是馒头还是米饭?他们像候鸟,冬天往城里飞,春天又捎回些零钱和牵挂,留她守着果园,守着空荡荡的家。
儿子的婚事是块石头,压得她心口发闷。二十好几的人了,去年带回来个姑娘,眉眼清秀,可临走时只说 “再处处”,便没了下文。她常想起自己年轻时,像儿子这么大,已经抱着娃在灶台边转了。如今的娃们,心思像天上的云,抓不住。风又吹过来,掀动她额前的碎发,她叹口气,这口气混在风里,飘得老远,不知道能不能落到儿子耳朵里。
秋风把苹果吹红的时候,塬上就浸在甜香里了。素素天不亮就起来摘果,筐子满了就往三轮车上搬,车斗里堆起的红苹果,像座小山坡。她骑着车往收购点赶,轮子碾过石子路,咯噔咯噔响,像在数着日子。收购点前的队伍排得老长,她把车停在队尾,从兜里掏出馍啃着等 —— 卖苹果的季节,天不亮就起,月亮出来才回,脚底板磨出了泡,也顾不上挑破。
果香漫过整个秋天,成了塬上最实在的情话。你尝尝那苹果,先涩后甜,皮有点硬,核却软,可不就是塬上女人的滋味?
回到家想洗手,拧开水龙头,没水。塬上早没人弯腰去井里打水了,现在喝的是九龙沟抽上来的水,清得能照见人影。素素把水龙头拧好,走到墙角的大水缸前,缸沿上的漆掉了大半,露出木头的纹路,是祖辈传下来的。她拿起红塑料瓢,舀半瓢水倒进盆里,水晃了晃,映出她眼角的细纹。掬一捧拍到脸上,凉丝丝的,想洗去一身的累,也想洗去心里的乱。
塬上的小院里,总见得着媳妇围着老人转。给婆婆梳头发,把热好的粥端到炕头,夜里掖好被角。简单的日子里,爱都藏在这些细碎里:粥里多放的那勺糖,天冷时提前焐热的被窝,说话时放轻的语调。
月亮爬上来时,素素坐在炕沿上发呆。婆婆已经睡熟了,打着轻微的呼噜。屋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,思念像春蚕,在心里啃出密密麻麻的洞。想丈夫粗粝的手掌,想儿子小时候追着她要糖吃的样子,想一家人围在炕桌前吃饭的热闹。可她知道,丈夫在城里多挣一块,儿子将来就能少受点罪。她守着这个家,守着果园,就像塬上的老窑,看着朴素,却能挡住所有的风。
塬上的夜黑得扎实,静得透亮。黑漆漆的夜幕下,有大地呼唤的声音,悠远悠长,像谁在哼着没唱完的民谣……
发布于:河南省启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今日股票配资平台 强士新材:年产600万片玻璃绝缘子生产线量产,填补西北区域空白!
- 下一篇:没有了